有人說這兩年在柏林,想看一群很潮的人(hipster)吃東西,就去Street Food。
其實一開始,我不太懂''去'' Street Food是什麼意思,用我的英文知識來理解,Street Food是歐美國家形容攤販的用語,而單從字面上來看,Street Food就是街上賣的食物,台灣人習慣稱它為小吃,像柏林這樣大的城市,街道阡陌縱橫,所謂的街頭小吃,理當散落在市井阡陌中,我又該刻意路過哪個轉角才能 ''抵達'' Street Food呢?
幾年前十字山區(Kreuzberg)的一間舊市場Markthalle Neun(九號市場)面臨改建計劃,經當地居民抗爭後,成功保留市場原貌,幾個年輕人找了投資人活化市場,讓這棟百年建築裡頭有了新風貌。
在星期五六的週末市集裡,買得到柏林當地自產自銷的有機蔬果和起士; 星期天有Breakfast Market,一早就能令人面臨最幸福的選擇難題:煎蛋?炒蛋?到底要挑哪種食物填滿空虛的胃; 而星期四的Street Food Thursday在小小的市場內,匯聚了世界各地的街頭美食,是目前最受歡迎的市集。
 |
九號市場其中一個入口 |
 |
週四晚上,五點開始的市集到了五點半已經人山人海
|
 |
1819年即落成的室內市場 |
 |
這個階梯的設計讓坐在上面的人可以清楚看到別人盤子裡的食物(笑)
|
 |
朋友說好吃但太貴的麵包,廚房就在旁邊用玻璃圍著,路過的人可以親眼看師父揉麵團
|
 |
新攤子,中華第一麵,點了一碗吃發現原來是炸醬麵,台灣朋友去的話可以點,你會發現自己廚藝真不賴,帶外國朋友去不要點,會丟面子。
|
 |
西班牙的TAPAS,我喜歡吃海鮮,但是生蠔攤不是每個星期都有QQ
|
 |
北海魚吧,推薦給喜歡冷食三明治的捧油 |
 |
Lobster三明治7€有點小貴但滿好吃 |
 |
冰淇淋車,點了一球好吃的抹茶冰淇淋,餅乾不特別用可愛的紙杯裝就好了
|
 |
BAR |
 |
大推我喝過最好喝的啤酒,啤酒花有水蜜桃的香味,清爽不苦,流過喉嚨如沐春風
|
 |
它在隱秘的角落有點難找,請認招牌~柏林當地自釀啤酒,只有在第九市場有賣(有些厲害的Bartender會買進他們店裡,去外面Bar喝酒的時候也可以問問看)
|
 |
太好喝了,給它三張照片的扣打
|
 |
新鮮的炒蘑菇 |
 |
這個市場不允許狗狗入內,這是我覺得不太友善的地方
|
在Street Food Thursday裏面我嘗過很多懷念的滋味,像是日本的章魚燒、台灣的刈包,也吃過許多新奇的食物,比如摩洛哥的陶罐塔吉鍋Tagine,堪稱「食」的聯合國的這裡,除了吸引當地人來此尋覓千裡之外的異地美食,也撫慰了許多在柏林居住的外國人。花一點小錢,一個週四的夜晚,帶上許多朋友,於是在川流不息的九號市場,尋找家鄉的味道彷彿變成一種流行。
今年夏天才開始的Neue Heimat(新故鄉)即是Street Food風潮下的產物。Neue Heimat位於東柏林的廢棄工業區RAW-GELÄNDE裡面的兩棟廠房內,主辦單位是早些年前即進駐此地的Bar 25老闆Sebastian Baier,他與支持廢棄工業區保留現狀的多個藝術社群合作,希望透過藝術、音樂、街頭文化的魅力,重新打造一座柏林人的新故鄉,第一件被帶回故鄉的,就是街頭的「味道」Street Food。
 |
新故鄉的入口,往右轉進去的左右兩棟建築物有許多美食攤位
|
 |
轉進來在露天的巷子裡的第一間賣的是難德食物,沒什麼特別聖誕市集裡也看得到 |
 |
左手邊的室內空間比較明亮熱鬧,食物被煎炒煮炸發出來的聲響不絕於耳
|
 |
厲害的漢堡攤,招牌寫義式漢堡,我不是漢堡的愛好者,分辨不出它的國籍,倒是能從店員口裡聽出義大利口音 |
 |
噗滋噗滋噗滋不解釋 |
 |
買了一個來吃 |
 |
四種食物,擺盤很漂亮,但,冷的,決定路過
|
 |
烤南瓜加小紅梅鮮奶起士和烘培核果乾
|
 |
昂貴小吃,看老闆的動作和顧客的年齡,猜到是什麼食物了嗎?
|
 |
是神探豬最會搜查的松露哩!
|
 |
近年柏林各大市集跟跳蚤市場都會出現的冰棒攤
|
 |
空間不大但很明亮
|
 |
另一間廠房,安靜,舒服,走lounge風格
|
 |
這棟賣的食物相對安靜,通常都是包一包就可以吃的東西,沒有油煙味
|
 |
一朵食物的盛開的概念
|
 |
老人心也融化的Frozen Yoghurt車
|
 |
老闆也很nice,可惜配料沒有太多新鮮水果可以選,well...常常忘記我不住台灣
|
 |
lounge style的空間裡還有泰式馬殺雞的服務,吃飽再去給抓龍,這樣會不會消化不良XDD |
 |
巴西的樹薯可麗餅,不知道用什麼神奇的鍋子,樹薯粉不加水直接倒進鍋子完全不粘鍋,改天也來跟斯容買一個 |
 |
這裡偏昏暗,燈光鎂氣氛佳,來來來一起喝一杯 |
 |
窗外的塗鴉是免錢的掛畫
|
 |
室外有給小朋友玩的沙灘,本來有個妹妹在挖沙,因為挖到一半流鼻血所以被媽媽帶離我的相機鏡頭了
|
 |
回到嘈雜熱鬧的那一棟,因為~ |
 |
要帶大家進入神秘空間,看晚上才會營業的Bar。像病床一樣的座位,你能在上面自得地喝酒聊天嗎?
|
 |
木條釘的吧台好好看,schäbig柏林出產風格無誤。
|
 |
這麼破,這麼美
|
 |
以下三張圖都是我激賞的露出照(誤)。是配電裝置外露的模樣,喜歡。
|
 |
DJ老虎莉莉,氣質媲美她的音樂,然後我一直誤以為她扮得是貓 |
 |
DJ節目單
|
 |
吃得那麼開心,快下雨了
|
 |
火都燒起來了請鎮定一點
|
 |
Neue Heimat外面是跳蚤市場,雖然仍不太出名,但廢棄工業區的環境特色,相信不久的將來又會被觀光客攻佔,希望寫這篇的我不會變成推手haha
|
 |
(完。) |
大隱隱于市的人文作家舒國治,在〈臺北小吃札記〉裡的自序道:「發掘小吃,實也為了發掘台北之美;你且觀察,凡製得好小吃之店家,其人之模樣、笑容也皆比較明亮燦爛。」
換個城市說,柏林新興的小吃文化,實是外來移民所帶來的一種潮流; 你且觀察,凡排隊人潮多到爆的店家,其人之模樣、打扮,皆比較時尚燦爛,有時也很酷。
在柏林,當家鄉的味道變成一種流行,被翻譯成 Street Food的小吃已經不再是我印象中,市井小民們穿梭在街頭巷尾尋找,與整個城市氣味緊密相合的小販攤商了。不過,這些又有什麼關係呢?吃到好吃的食物卡實在,鄉愁什麼的,呿,一邊涼快去。
Info:
Eisenbahnstraße 42/43, 10997 Berlin
(星期四 17:00 - 00:00 )
Revaler Str. 99, 10245 Berlin
(星期日 12:00 - 22:00)
0 comments:
張貼留言